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大眾網記者 趙奕寧 東營報道
9月25日至27日,東營市委政法委、大眾報業集團經濟導報聯合開展“創新社會治理 共筑平安東營”媒體行活動,多家主流央媒、省市媒體共同走進東營,實地探訪創新社會治理的東營模式、東營經驗。
實行基層治理網格化是提高基層治理現代化、科學化水平的重要途徑。隨著基層社會結構的發展變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群眾利益訴求日趨多樣、矛盾糾紛日益復雜,這為基層網格治理提出更高要求。面對這樣的挑戰,山東人口大鎮、工業強鎮——大王鎮積極探索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新模式,打造社會治理“和大王”品牌。2022年,大王鎮入選平安東營建設示范鄉鎮。
根據工作人員介紹,大王鎮在2022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中,位列第73位,現有企業1500余家,其中重點企業166家,企業數量大、流動人口多,社會治理面臨嚴峻挑戰。
“為推進問題有效解決,近年來,大王鎮立足工作實際,在全市率先推行企業專屬網格網格員專職化,成立23個企業專屬網格,將重點企業一體化納入網格管理,同步建立健全‘1453’工作法,創新建立一個中心、N個堡壘、一支隊伍的‘1+N+1’機制,推動社會治安水平、服務企業能力、安全環保管理水平穩步提升?!惫ぷ魅藛T表示。
近年來,大王鎮圍繞“市級統籌、縣級組織、鄉鎮實戰”的工作思路,以鎮政法委員為“牽引”,整合綜治中心、網格中心、公安分局、司法所、法庭等基層政法單位職能作用,高標準建設大王鎮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建立接單流轉、吹哨報到、會商研判、辦理反饋等閉環流程,推行“四個第一”(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化解、第一時間問效)工作法,打造“源頭預防、調解為主、訴訟斷后”和“常態進駐、派駐輪駐、隨需隨駐”治理模式,形成“一站受理、精準分流、就地調解”工作格局。
推進“N個堡壘”建設,筑牢“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護城墻”。通過推進派駐調解室建設,推動公安大王分局和司法所業務“牽手”,設立“大王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駐大王分局調解工作室”,實行“分類+分流”、“隨手調+重點調”模式;打造特色調解室,發揮劉集紅色資源優勢,打造“紅心黨建調解室”,設立“劉集社區警民聯防工作站”,打造“紅色衛士聯盟”群防群治品牌;升級訴前調解室,實現訴源治理從“單打獨奏”到“多元共治”的轉變;培育行業性調解組織,突出全鎮工業特色,成立23個企業專屬網格,建立15個橡膠輪胎行業性調委會,推進訪源治理精細化;構建村(社區)“家門口”調解工作模式,依托業主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在住宅小區、村委會設立“調解服務站點”,實現“調解跟著糾紛走”。
大王鎮聚焦提高服務企業專業性、實效性,做好管理、團隊、巡查、培訓四篇文章。整合全鎮30名專職調解員、30名科級干部、12名社區民警、168名網格員、22名律師、210名“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等力量,組建一支 “3+3+2+1+N” (黨員、網格員、調解員、警官、法官、檢察官、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律師、志愿者)多元參與的調解隊伍。
一是強化專業管理。制定專屬網格工作實施方案、運行管理制度和網格員考核辦法,確保管理“有抓手”。二是建強專職力量。按照“1+2+N”(即“1名專職網格員+2支專業服務隊伍+N名網格協管員”)模式,配齊配強網格工作隊伍。整合公安、綜治、司法、應急、環保等5個行業部門組成業務指導隊,吸納166家企業負責人組成聯勤保障隊,做到及時響應、有效處置,確保服務“全天候”。三是做實專業巡查。明確網格員常規巡查事項與專業巡查事項,針對常規巡查事項實行“一企一策”,針對流動人員、矛盾糾紛、安全環保隱患排查等7大類30項重點內容,明確巡查點位和路線,定期開展巡查;針對專業事項開展專項行動,連同業務指導隊深入企業開展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四是搞好專項培訓。根據專屬網格類別特點和業務需求,依托網格大講堂、網格微課堂等,開展安全生產、生態環境專題培訓,幫助網格員克服本領恐慌,確保業務“上水平”。目前,已舉辦網格大講堂16期、網格微課堂8期,培訓網格員600余人次。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279件,即時化解3235件、跟進解決44件,調解成功率達99%,群眾滿意率98%以上。
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