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大眾網記者 趙奕寧 東營報道
基層法院是社會治理工作的參與者、推動者、服務者和保障者。廣饒縣人民法院創新社會治理,依托“平安東營指數”平臺,推進多元解紛和訴源治理,調動駐院調解員及鎮街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行業調解組織積極性,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9月25日至27日,東營市委政法委、大眾報業集團經濟導報聯合開展“創新社會治理 共筑平安東營”媒體行活動,多家主流央媒、省市媒體共同走進東營,實地探訪創新社會治理的東營模式、東營經驗。記者走進廣饒縣人民法院,記錄其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方面的探索。
廣饒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設有綜合服務區、立案服務區、信訪接待區及訴前調解中心,集辦公、辦案、管理和服務為一體,并設置了自助導航導訴系統、自助閱卷平臺、自助訴訟服務平臺、典型案例展示平臺、訴訟風險評估平臺、自助聯系法官平臺、網上立案平臺、微信微博平臺、手機APP等多個自助服務平臺,居民帶著矛盾糾紛來到這里,法院干警為其提供“肩并肩”敞開式服務。
廣饒縣人民法院還強化信息技術應用,通過網上立案、開庭調解,實現糾紛云處理,借助“一微兩端”,當事人足不出戶實現網上訴訟。據悉,今年,廣饒縣人民法院審查網上案件1.2萬余件,審查立案7564件,網上立案率達100%。
為了提高矛盾糾紛化解效率,廣饒縣人民法院整合律師、調解員等人才力量,設立訴前調解室,通過訴前調解、委派調解等減少訴訟量,積極探索“多元化調解+司法確認”解紛模式,將簡單、類型化案件和部分普通案件在訴前快速化解。
廣饒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魏金廣表示,訴前調解成為創新社會治理的手段,今年1至8月份,該院一審民商事收案3618件,其中,訴前分流3383余件,調解成功1323件,調解成功率為39.11%。魏金廣向記者介紹,當事人提交的爭議不大、案情簡單的民事案件由立案庭分流至調解組織、調解員處進行調解,整個調解過程不收取訴訟費用,給當事人減輕了經濟負擔;在調解員調解下,雙方當事人協商結果只要不違背法律規定,即可達成調解協議;調解協議經過雙方當事人申請可以進行司法確認,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廣饒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法官助理趙晨旭向記者介紹,廣饒縣人民法院一直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總體思路,以“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為抓手,實現一站式訴訟服務、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
趙晨旭表示,“在平安東營建設中,‘萬人成訟率’是一個關鍵指標,每月向各鎮街通報‘萬人成訟率’情況,并將‘萬人成訟率’指標納入鎮街綜治考核,積極推動鎮街矛盾糾紛化解?!?/p>
采訪獲悉,趙晨旭所提及的“萬人成訟率”指標,是“平安東營指數”平臺中的指標之一。東營市縣區“萬人成訟率”通過各縣區人民法院當月一審民商事案件收案數與當月一審行政案件收案數的總數,除以各縣區人口(萬人)獲得。數據越低,代表平安建設水平越高。
“截至目前,廣饒縣‘萬人成訟率’指標在全市六個縣區中最低,指標持續向好,為平安建設,幸福廣饒積極貢獻了法院力量?!壁w晨旭說。
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