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編者按:近年來,東營扎實做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加快沿黃沿海鹽堿地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檔升級,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東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東營鄉村處處興》專題,讓鹽堿地成為聚寶盆,書寫東營鄉村振興的美麗答卷,唱響東營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大眾網記者 劉歡 東營報道
時下,利津縣汀羅鎮的西紅柿進入成熟期,大棚里紅彤彤的西紅柿掛滿枝頭,映紅了種植戶們一年的豐收喜悅。
10月23日,記者走進汀羅鎮圣水循環農業示范園,只見數十個現代農業種植大棚矗立田間、排列整齊,走進大棚,火紅的、嫩綠的、橙黃的西紅柿掛滿了綠色藤蔓,一壟壟西紅柿長勢喜人,菜農們一起采摘、裝箱,忙得不亦樂乎,盡享豐收的喜悅。
“今年是第一年種植西紅柿,沒想到長勢特別好,每畝產量可達15000斤,每畝收入10000到20000元。明年我還要擴大種植規模?!贝笈镓撠熑烁咴烧f道。
產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產業。西紅柿種植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為村民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崗位,不少村民通過就近就業實現了增收?!拔覐脑悦玳_始一直干到現在,一天工作7至8個小時可以掙100塊錢,而且離家也很近,照顧家庭的同時也多了一份收入?!鼻瓣P村村民王新玉激動地說道。
“現在是西紅柿豐收季,每天都安排當地村民加緊采摘銷往市場,我們也積極幫助農戶尋找銷路。下一步,我們將鼓勵農戶擴大種植規模,進一步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帶領更多的村民走出一條‘火紅’的鄉村振興路?!鞭r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崔星國說。
據了解,2019年12月,汀羅鎮圣水循環園區正式開工建設,占地2100余畝,總投資6900萬元,規劃建設了香菇種植區、果蔬種植區和休閑觀光區三個產業板塊,形成以循環農業為特色,以食用菌、有機蔬菜、特色林果、生態養殖為重點,集生產、加工、科研、培訓、示范、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省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多元化的致富渠道帶領更多的百姓走上了幸福路,大棚種植、土地流轉、村民就近打工……現如今,百姓的腰包都“鼓”了起來,日子越過越紅火。
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